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工商行政管理局”(简称工商局)这个部门。如今它改名为市场监管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工商局是很吃香的单位,权力大、奖金多,成了很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地方。甚至有一段时间,工商局的干部还被配了手枪,显得非常威风。今天这组老照片,是我在一本云南地方志里搜到的山东原油期货配资,选取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工商干部工作的照片。从这些影像里,我们可以看得到当年的精神面貌。下面就跟着我,一起看看吧!
第一张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年轻女干部穿着统一的工商制服,六名女同志坐在一辆老式摩托车上,笑容灿烂,气质很是昂扬。她们的笑脸,仿佛在诉说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幸福生活。
第二张图,1984年的工商局摩托车队。那时候的工商局既强势又富裕,与自行车风靡全国的年代不同,他们骑着公家的摩托车,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显得格外有气场。
展开剩余68%第三张图,八十年代昆明某县区工商局干部在市场上进行检查。画面里他们正在核验称重,看看是否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日常工作看起来很踏实。
第四张图,八十年代昆明某县区工商局干部正在为企业办理营业执照进行企业登记。照片里有一个显眼的大水壶,给人一种朴实的生活气息。这也让我想起一位老同志对我说的话:他年轻时刚入单位,第一件事就是打热水。
第五张图,昆明某县区工商干部与来自省局的领导亲切合影。照片中的人个个精神抖擞、面色红润,职位也都不低。不禁让人好奇,如今他们现在过得怎样?
第六张图,曲靖某县区八十年代的集贸市场风景。场面热闹,非常接地气。一名工商干部举着喇叭,正在现场维持秩序,画面显得亲切而真实。
第七张图,1986年保山某县区工商局干部正在检查商贩的称是否符合要求。从这张老照片可以感受到,当时的县区农贸市场虽然简陋,但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第八张图,八十年代工商局领导深入农村走访调研。领导带着笔记本和温暖的笑容,走访田间地头,了解实际情况。
笔者想起了当时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亲家局,夫妻科;外甥打水舅舅喝,孙子开车爷爷坐。它用调侃的口吻揭示了在单位里通过联姻、继承等方式形成近亲繁殖、三代同在一个单位的“奇景”。在工商、税务等部门,这种现象似乎尤为突出。看完这些照片,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交流分享。
发布于:天津市港陆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